原標題化療副作用:小升初政策調整不宜操之過急
  昨日報載,廣州公辦外國語學校今年小升初招生方案有變,信用卡代償廣州市教育局拿出兩套方案向公眾徵集意見。方案一是“先搖號後面談”,方案二是“擇優錄取三四成,餘下再搖號面談”。
  教育局相關領導對每一套方案的優劣也作出評點,這算是一個誠整合負債懇的舉動。
  不過,始終覺得,從以往的筆試到廢除筆試,改為面談,只用十天徵集意見,顯得過於房屋貸款倉促。如果十天過後,馬上定奪,即刻實施,便會令不少小升初的家庭陷入措手不及的境地。
  招生政策變化不同於百貨公司促銷,它需要學生和家長用相當長一段時間去準備應對。如果指望讓政策處於變幻莫測,讓人們無法跟隨,從而達到減輕學生負擔的效果,顯然是不可行的。因為,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選擇學校是件大事情,包括考慮到孩子的特長愛好、以後升學餐飲設備的走向,也包括家庭支付學費的能力,或者買房子的地段等等。游戲規則越清晰,越能集中精力備戰。
  我們暫不說外國語學校招生考試是否合理,但我們設身處地為那些已經處於臨戰狀態的六年級孩子想想,為了考上這些外國語學校,他們可能從小學二三年級開始強化外語訓練,他們可能以後想考大學外語類專業,可能想出國留學。他們一直以多年來的招生政策作指引,如果政策突變,那麼,之前的訓練也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在沒有減輕負擔的同時,又造成了另一種浪費。
  如果新的招生方案急急出台,那麼,在未來三四個月里,為了揣摩面談的內容,讓孩子應對面談,又成為家長新的焦慮。家長會否馬上讓孩子去學儀態,學演講,背誦自述的文字,掌握將自己的特長告訴考官的技巧,甚至訓練微笑時露出八顆牙齒……估計除了幫孩子整容,家長照樣會抓狂地為孩子做包裝。
  竊以為,從筆試到面談,從分數淘汰到印象淘汰,都脫不了“考”。而“面談”因夾雜了感性判斷一直被眾多家長質疑能否保證公平,這種選擇方式,在中小學入學過程中並未得到深入的論證和廣泛的使用,所以更應該有足夠的研討和保障措施,也應有足夠的面談“大綱”公佈,否則面談變成腦筋急轉彎,豈不愁煞眾學子?
  一個招生政策的影響力是持續好幾年的,就如一個游戲,總有開始和結束,游戲當中改變規則是會造成混亂的。所以,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新的招生政策,也應納入徵詢意見當中。
  辛荷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pdumitk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