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信息請關註新聞晨報教育微信公眾號 “上海升學”
  製圖/張佳琪(數據截至4月15日)
  晨報記者王婧
  熱門學校的對口學區房房價年年攀升,名校對口生源逐年上漲,班級一擴再擴也難以容納。
  針對這一情況,昨天,靜安區公佈《2014年本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從今年開始,區內各公辦小學將開始建立對口入學新生數據庫,本區內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這就意味著,一套用來入學的房子,五年內不能再用第二次。 ”靜安區教育局相關人士對此解讀說,例外只有一種,就是父母生了“二孩”,等第二個孩子入學時,5年內這套房子還能再用一次。
  這一最新出台的規定,被家長稱為是“最嚴入學新政”。
  名校抱怨:學區房轉手快致生源“爆棚”
  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以下簡稱“靜教院附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公立學校,近年來在家長中集聚了不錯的口碑,導致很多家長爭相在學校周邊購置學區房。
  由於“學區房”被頻繁倒賣,導致價格一路攀升。以靜教院附校為例,周邊小區的小戶型2008年單價不到2萬元,2013年最高單價已經超過8萬元,甚至還有賣出10萬元天價的案例。
  靜教院附校校長張人利說,幾年前,學校排摸下來的對口地段生只有40多人,但這幾年地段生人數已經超過140人,而學校的招生計劃只有4個班級,這讓他十分苦惱。“這些地段生並不真正住在這裡,只是因為他們買了對口的學區房。”張人利說,“學校是九年一貫制的,照理說,一套房子9年內應該只進一個孩子讀書,但是因為學區房被反覆轉手,現在9年內一套房子要進三四個孩子,這才使得學校的地段生越來越多。”
  對於“學區房5年內只能用一次”的新規,張人利連連叫好:“今年區內的這條規定出得好,因為學區房頻繁買賣的關係,學校對口的地段生年年攀升,學校確實已無力承受。”他表示,此舉正是為了讓地段生真正能做到就近入學,“如果真的是就近入學,房子就不應該被反覆倒賣,入學後就把房子賣掉,不能保證就近入學。”
  區教育局:不可能無限擴招迎合市場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學區房”的熱炒,為了擠進熱門小學,家長不惜一擲千金,導致一些房屋的戶主更換頻繁,但實際居住地卻並不在此,這讓部分已爆滿的中心城區學校“不堪重負”。
  談及新政出台的初衷,靜安區教育局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舉正是為了遏制學區房倒賣問題。區域人口中的適齡兒童數量與學校招生的範圍是在變化的過程中求得平衡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公辦學校的資源配置狀況和義務教育適齡學生的分佈和需求狀況,確定轄區內公辦學校招生入學範圍和招生人數後,為每個孩子提供“就近入學”的義務教育學額。可即便如此,由於學校“熱度”太高,集中在周圍的學區房太“搶手”,導致一些名校遇到因擇校而觸發的“供不應求”。
  “區域內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設點佈局和招生規模都是有講究的,一個學校不可能無限制地擴招。”該人士表示,期望新政的出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學區房”炒作。相關負責人透露,此項規定並不影響雙胞胎和二胎的入學。
  在張人利看來,這一新規對公辦學校來說,是個利好。有專家認為,此舉有助於抑製為了入學而買學區房掛戶口、一報好名就把房子出手的“學區房”買賣現象。
  人戶一致優先:戶主產權人須是父母
  靜安招生入學辦法顯示,一些熱門學校首先考慮滿足“人戶一致”的孩子入學。昨天發佈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區教育局根據當年度學校資源配置和生源分佈的實際情況,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採取地塊(居委)對口的方法,劃定公辦小學的對口入學範圍。如對口人數超過對口學校容納數可由電腦派位等方法統籌安排。公辦小學的上述入學對象為兒童和父母戶籍在靜安區對口地塊一年以上、房屋戶主和產權人或承租人為兒童父或母、能適應正常學習生活的適齡兒童。”
  “也就是說,有三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一家三口戶口都在對口地塊一年以上的;戶主是孩子父親或者母親;產證上要有父親或者母親的名字,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靜安區教育局相關人士解釋說。“而那些不能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本區戶籍其餘適齡兒童,由區教育局根據區內各學校的招生情況,採取就近入學的辦法在本區範圍內統一安排公辦小學就讀。”
  而2012年,靜安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實施意見》僅規定:公辦小學的入學對象為兒童和父母戶籍(戶主)在靜安區對口地塊一年以上的、能適應正常學習生活的適齡兒童。2013年,在招生細則中開始增加“房屋戶主和產權人或承租人為兒童父母”這一新條件。
  (原標題:靜安:每戶5年限一次同校入學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pdumitk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